大象塔寻风

萧墨颜/著

2024-12-12

书籍简介

【更六休一/一般在晚上六点/不更有假条/wb@苏格拉底的爱人/预收请多支持《大象塔·绮梦》两个非典型天才与段长周旋的故事文案已置顶】本文又名《两个小镇做题家的极限拉扯》*你是我年少做梦时寻的那阵风*后来我追过好多的风,有的温柔眠三月,有的猎猎于长空,它们绕地万里,只是终不及你【寻风向】明骚不羁理科天才x生来优秀清醒学霸他在很多地方见过或听过她的名字。比如老师的交口称赞,比如每学期优秀学生评选,比如国旗下演讲。他见过她140分的数学试卷,剩下10分扣在圆锥曲线和导数。他很想告诉华兰,告诉她她可以再考高一点。“不要固执地用一般方法。”她知道他天赋极好,这点早现端倪。比如小学的时候,他曾请过小半个学期的病假,却还能考第一;比如他总能解出选择填空的最后一问;比如他可以因为喜欢与否,拒绝老师数学竞赛的邀请。她非常想告诉苏展,她跟他不一样,从小就不一样。还有,上课专心点儿不要老看她。“苏展,是不能看我看出英语续写23的。”“其实我们很相似。”相似的天赋和努力,相似的朋友圈,相似的生活习惯。因为我们都来自安川,而且从有意识开始,就在寻同一阵风。是风名梦,载人青云以往。“这一次一起飞,好吗?”【没人知道风从哪里开始吹,有些东西的存在不能萨特的存在主义来解释,有些人也是。】【大象塔向】安川那个地方偏隅浙南,往南沿不了闽地的海,往北接不上浙北或沪上的繁华,从高速收费站的规模就能看出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县城。“它土气落后,物价却离谱得高。人情世故绑架了很多东西,非常排外。只有一点好。”“什么?”“有座大象塔。”“安川中学”四个鎏金大字,烙在县城的肩上一百二十年。从清末的探花郎开始,到如今年年剑指清北。两个甲子的风云岁月,是这座大象塔一次又一次的加冕。川中生与整个安川何德何能,与有荣焉。在安川,川中生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东西。大象塔会托起他们的梦想,那三年他们不用回头,也没有后顾之忧。华兰曾在《写给玻利瓦尔的最后一句话》上看到过:人类最大的两个悲剧,就是在流沙上建塔,在海水中耕耘。大象塔不信有这种悲剧,因为这一百二十年来,数千名老师来往于此,一直做着这种工作。“我的这些孩子身负奇才,而安川太小。我有很多近乎苛刻的规定,但每一条都在支撑他们飞得更远。”【你这一生负尽奇才,这三年我会为你遮风挡雨,请你务必努力做梦。】说明:1.系列文,偏日常向,前期可能比较平淡和日常,但有大纲和稳定的情节主线,人物都有成长,因此安排了30章的免费章节,希望大家能看看展展和兰兰的故事!成年前没有任何情感亲热描写。2.背景设定在一个浙南小城,男女主参加的是浙江新高考,2019-2022年老教材最后一届,是正面面临自招被强基三一取代的竞赛生。3.小群像,有副cp,其中有一对是男男,之后也会在系列里单独开文,介意勿入4.作者文案苦手,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关于追梦和成长的故事,入股不亏,希望不要把大家吓跑,哈哈。5.作者在校大学生,尽量保持更新频率。新手上路,欢迎批评指正,恶意攻击达咩~ahref="http://m.moxiexs.com"target="_blank"【魔蝎小说】/a

首章试读

小舟荡进草海的时候,就好像荡进了泸沽湖晚霞的最深处。 绵延的石灰岩山描着断断续续的斑白,其下是漫无边际的芦苇,其上是原本浑然一色的长空。 可是紫红色的云霞一路蔓延开去,随着云层起伏波澜,最后渐渐变为金黄和橙红。像干净画布上涂抹的色块,肆意泼洒,泼的芦苇满身金光,见不得本来的颜色。 长空低头,不知算温柔,还是算怜悯。总之酣畅淋漓比袅娜多姿更适合形容此时的风景。 怎么都望不到尽头。 暮春初夏,草海里的游船并不多。华兰叮嘱划船的师傅搁下桨,托着阿尔帕开始调焦。身后丁宁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小心点,别像我那台一样英勇牺牲。” “牺牲了好,下辈子换个地方投胎。”华兰轻轻回了一句,不断调整视野,想用一个独特的角度将这“黔地万里风云”尽收相框。可没别好的碎发不听话的垂下来,手里的阿尔帕死沉,让华兰愈加烦躁。 “石灰地貌还得是亲眼看。”丁宁点着头,“我们来得巧。昨天夜里过路雨,水汽刚刚好,晚霞的成色也刚刚好。深了淡了都没这种味道。” “找到角度了吗?”她说着舒服地往船里一靠,眼里亮亮的,“晚霞还得是泸沽,这辈子没见过比这更好看的。上回在橘子洲拍的没那么辽阔,总还差点什么。” “阿伟那群人要上高原拍。这玩意儿又不是地势越高越好看,你说是不是?” 华兰回了句“也许”,皱着眉转过去又转回来,构图怎么都不如意。她不是学摄影出身,如果现在给她天气数据让她分析晚霞的成因和几点会散去,她倒是可以讲的头头是道。不知道是谁当初脑袋一热参加了地理杂志的拍摄实习,拿着上手没半年的阿尔帕在一群有自己作品集的同期实习生里强装镇定。 文青们吟咏的晚霞在华兰看来就四个字,大气散射。真理总是简单的,不断描绘的表象才繁华而诱人。就像高中时候解了很久的方程式最后得出的x若是过于简单,就会无比怀念解题的过程。 如丁宁所说,晚霞当然不是地势越高越好看,客观意义上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水汽和杂质,如果达到微妙的平衡,自然会美不胜收,比如眼前。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