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二十二年,七月初七乞巧节,也是大庸平宁大长公主的七十一岁大寿。 大庸现今除了皇帝,也就以平宁大长公主为尊,随着年岁渐长,声名越盛,地位也越发坚如磐石。 说起这位大长公主,那真是人人都羡慕不来的运道,在宫中并不起眼,嫁人后也平平无奇,但偏偏丈夫争气,一场大战,无数人马革裹尸换来大胜,举国哀悼。 当时先帝感其功劳,极力褒奖,又爱女心切,赏赐无数珍宝,恩封长公主,赐公主府,更许诺让她继承丈夫的一等护国公爵位,荣耀以极,便是中宫嫡出公主都没有此等气运。 朝中上下都对皇帝的做法大加赞赏,不管是为君为父,都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岁月缓缓流淌,她也就从长公主慢慢熬成了大长公主,地位崇高,又受封国夫人,享公主之邑,加从护国公爵位,可谓风头无两,简直就是大庸的活标志。 除了皇位,平宁大长公主赵霜岚获得了一切能获得的荣耀,享受了世上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富贵荣华。 她的寿宴,也是帝都玉京最炙手可热的宴席,接到请帖的宾客无不以此为荣。 熙熙攘攘,吵吵闹闹。 赵霜岚拄着龙头拐,端坐在高台,一双尚且清明的眼睛朝四下查看,已经有很多人的脸都不认识了。 今日是她的寿宴,皇帝派遣宫中的人来为她操持,甚至亲至后又赐下亲笔贺联,并数车宫中御贡精巧玩意儿。 她也不甚在意,年年生辰,这些东西她可太多了,先帝的亲笔都高高悬挂在中堂左右大柱之上呢。 底下人扬着一张张陌生的脸,跪拜再跪拜,给小辈撒了大把大把的见面礼后,她也有些累了,吩咐左右侍女扶她回去休息。 如今的寿宴,早已是他人的名利场,没什么意思。 还未到寝殿,就来人了。 “妹妹瞧着,可真不像七十一。”来人正是永嘉公主,略长赵霜岚半岁,伛偻着粗壮的腰身,拄着一根檀木鸾凤拐,鸡皮鹤发,虽满身绫罗,但也瞧出经过岁月洗礼。 赵霜岚搭着侍女的手缓缓转身,年纪上来了,动作被迫迟缓,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 “原来是六姐姐。”她目光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