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户流程

司徒文曲/著

2025-05-03

书籍简介

关于情系集体户: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首章试读

1974年初夏,东北英城市第三中学四年级“深挖洞”工地,云鹏在操场边上,和老窑工在新建的砖窑口点火。 这是一座老式土砖窑,里面的直径是10米,高3米,用的是全穹式建筑结构,烟囱在穹顶树着。窑有前门和后门。前门是进出砖的,后门是炉口。一个长3米,宽、高各两米的炉膛伸向窑内。那炉膛3层,上边一层的炉篦子上装着浇了水的大块煤,中间一层的炉篦子上装着小块煤,下面塞的是引柴。两层篦子上装一吨煤,是优质的辽源块煤。炉壁是透孔的花墙,能喷出火来。 窑的外面都用黄土埋了,象一个圆窝头。老窑工对云鹏讲:“这个窑能装一万砖,一吨煤能烧一天一宿。装窑用一天,烧窑用一天,晾窑用一天,出窑用一天,4天出一万砖,值500元钱。一吨辽源块煤30元,加运费40元,再去了脱坯的人工费60元,能赚400元,可谓一本万利,日进斗金。我看你会来事,总给我递烟递水的,才把这手艺都教给你了,凭这个手艺你以后就不愁没饭吃。” 这个操场上一共建了4个这样的砖窑,整个操场被掘开了4个4米深的大方坑,坑与坑之间还有掏的地下通道相沟联。这是响应***1973年发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于1973年冬季开展的全民挖地道运动的一个工地。今年春起,进入了烧砖砌筑阶段。四年级是最高年级,承担了脱砖坯、垒砖窑、烧砖的任务。 自从1968年12月22日,***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高指示后,1969年到1971年,巳经有三批知青,包括1966年到1968年的老三届毕业生从城市奔赴了农村。 1972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突然降温了,出现了一届“四个面向”的幸运儿。接着是学制改革,1973年的初中毕业生在校滞留了一年,变成了高中生。由此1973年没有知青上山下乡。在这两年里,国家不断完善知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上山下乡新政策: 1971年为知青解决了建户费,每人300元,用于给以前下乡的知青建集体户;1972年又为选择面向农村的知青增加了120元的安家费,用于买?碗瓢盆和生产工具;1973年又为以后下...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